比亚迪汉L VS 风云A9L:20万级混动轿车的趣味对决

旭日东升 发布于 2025-07-19 阅读(3817)

作为一位长期活跃在汽车测评领域的资深人士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当有人询问20万元预算购买哪款新能源轿车时,评论区总会分为迪粉和技术党两大阵营。前者坚信比亚迪的DM-i系统是混动技术的巅峰,后者则寄希望于奇瑞这样的技术型企业能够带来惊喜。而刚刚上市的奇瑞风云A9L,似乎正是为此而来——它凭借193公里的WLTC纯电续航和2500公里的综合续航,直接挑战比亚迪汉L DM-i的霸主地位。这场对决,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引人瞩目。

一、动力系统:热效率45.79%的突破

去年测试汉DM-i冠军版时,其NEDC工况下4.2L/100km的亏电油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然而,风云A9L搭载的鲲鹏超能电混CDM6.0系统,以一组数据刷新了我的认知:1.5T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5.79%,WLTC纯电续航193km,综合续航超过2500km。

值得注意的是,WLTC标准比NEDC标准更为严苛,约严苛20%。这意味着风云A9L的193km纯电续航,相当于NEDC标准下的230km左右。而汉L DM-i目前在售版本的NEDC纯电续航最高为242km,两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。但在混动模式下,风云A9L的1.5T发动机在高速巡航时的表现明显优于汉L的1.5L自吸发动机。

有趣的是,奇瑞选择了单挡DHT的策略。在赛道试驾时,我特意观察了这套系统的工作逻辑:80km/h以下基本为纯电驱动,急加速时发动机介入迅速而干脆。虽然没有多挡位的绵密感,但动力传递更为直接。这就像使用单反相机的手动模式,少了自动挡的迟疑,多了指哪打哪的爽快感。

二、智能化的降维打击

坐进风云A9L的驾驶座,27颗传感器组成的猎鹰700智驾系统堪称豪华:激光雷达+4D毫米波雷达+800万像素双摄,支持无图城市NOA。实测其自动泊车对斜列车位的识别率,比汉L DM-i的视觉方案高出近30%。

这里有一个真实场景对比:上周我在上海陆家嘴环形立交测试时,风云A9L在135km/h高速NOA状态下遇到突然变道的货车,系统提前2秒完成减速和车道偏移避让。而汉L DM-i虽然也能应对,但制动动作更为急促,后排乘客的咖啡差点洒出。

智能座舱的差距更为明显。高通8255芯片加持的LionAI6.0系统,支持四分区语音交互,可以精准识别后排左/右侧的指令。相比之下,汉L DM-i的D100芯片在处理连续语音指令时,偶尔会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。不过,比亚迪的UI设计更符合国人习惯,这是风云A9L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
三、驾控体验的镁铝之争

汉L DM-i的底盘调校如同穿高跟鞋的淑女——优雅舒适但略显保守。而风云A9L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,配合CDC主动道路预瞄系统(每秒扫描路面1000次),在深圳坪山试车场跑出78km/h的麋鹿测试成绩,比汉L高出近5km/h。